外学

机械自然观的合理性与局限性

运动构建了我们世界观的基础,是否仅仅只是因为我们是动物呢?

动物这种存在形式,决定了我们的感知神经系统的反应模式,或者说,我们的感知神经系统正是针对运动问题而适配构建出来的。因此这样一个感知神经系统所形成的世界观也是以运动为基础的。所以可以有一个合理的疑问:如果不以我们的感知方式,乃至生存方式作为世界观的模具的话,我们是否能基于最原始的存在感,来构造更本质的世界观?

这样的尝试在人类历史当中,一直存在。

 

从作用的角度看宇宙史和从信息的角度看宇宙史

迄今我们所有的宇宙史研究,都是从作用的角度看宇宙史,那么,从信息的角度看宇宙史呢?

形动与意动

形动与意动这两个范畴里的动,是指单纯的机械运动,即时空指标均有限的实在对象在时空参照系里坐标发生变化。形与意的严格定义暂时不给出,而只是给出一个极端的实例予以说明之。

山顶两块相邻的石头,一块由于雨水冲刷而跌落至山脚,另一块被某地质学家用榔头敲下携至山脚。这两石头所发生的空间坐标变化几乎一致,但,前者是形动,后者是意动。

又或者,山顶两人,甲不幸遭雷击身亡,乙则随后自杀身亡。两者作为人的存在,其时间的终点几乎一致,但前者是形动,后者是意动。

因此,不严格地说,所谓形动,就是不依赖于对象的自由选择而发生的时空位置变化;反之,意动则是依赖于对象的自由选择而发生的时空位置变化。

行为

有必要先严格约定,我们所谓的“行为”,仅仅是一种生命现象,对于非生命体,我们不使用行为这个词汇。

比方说,假设地球由一团早期太阳系灰尘积聚而成,然后这一堆尘埃变啊变,变出如斯大好河山...我们就不要说这是一堆尘埃的行为。

生命体的行为,首先要考虑的要素是时空尺度。鉴于生命体本身的时空尺度横跨了很大一个范围,从噬菌体的亚微米到鲸鱼恐龙的几十米,为了把我们讨论的焦点聚集到人的行为上面来,不妨约定我们所谓的行为,限于宏观时空尺度,也就是与人类同一个时空尺度的范围。小于这个尺度范围的“行为”,我们可以另换一个词汇。

然后,我们就可以定义:所谓行为,就是一个生命体的宏观状态变化,以及与宏观状态变化有关的其他体内状态变化。

作用与信号、信息

作用未必是信号,但信号首先必须是作用。

问题是,某作用如何成为信号?

如果我们不对作用的范围做任何预先的限制,那么可以不妨引入一个范畴,意义,则生成意义的作用才成为信号。

那么,意义是什么?

意义,或者说信号,是依赖一个接收者而成立的。不存在任何接收者的意义或信号,终究仍然只是一个作用。

那么,对于接收者而言,接收到一个信号或意义,意味着什么呢?

宇宙史-观测与推演

Table of Contents

所谓宇宙史,本质是一个推演范畴:从我们的观测与实验出发,推演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事物。

1,基本测量

抬头,首先看到的是各种发光或反光天体。

【测量.1】天体的视亮度(流量):我们的位置上每秒每平方米所接收到的总能量。Wm-2

 

【测量.2】天体到我们的距离。

我们何以能如此活着?

我们,是一种形式,一个现象。这个形式,这种现象,何以是如此的?

其意味何在?

为什么不能是其他可能性?

能量的循环

物质的聚散

信息的生灭

意义的衍生

宇宙演化框架里的神经科学与精神现象

首先,神经系统的构筑具有一个明显的目的,运动选择性。

任何选择性都蕴含的核心概念是,信息。

而信息的增加在宇宙演化史中具有核心的内涵。

为什么我们的思维不是照相式?

所谓照相式,就是现象的全部呈现,可变的仅是照相所在时空层次的变化。照相式思维不需要逻辑,例如因果、否定等等都是多余的。

显然,人类的思维形式不是照相式的,而是不可或缺地需要通过逻辑来构造图景。所谓科学,就是我们运用逻辑来构建真实图景的行为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逻辑

要构成一个逻辑,先得要成立的要素是:基本事件。

所谓基本事件,其描述形态并不一律,可以是一句话,也可能是多句话,甚至仅仅是一个字词。也就是说,我们的逻辑同时考虑命题的逻辑和量词的逻辑。

为了统一地考虑各个逻辑层面,

 

 

 

 

Pages

Subscribe to 外学